回到在薩拉熱窩時,藍天白雲風光正好,看著看著竟令人心痛。
如果你還記得初中學的歷史,便會知道波斯尼亞在歷史裡一直站在風高浪急的境地,中古世紀被周邊的國家爭奪;後來一個年輕人刺殺了大國皇儲,就這樣打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;然後又輾轉成了南斯拉夫之一國,不久後打起了內戰要爭取獨立;到了今天,這小三角國土叫做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」。
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為的是那比書裡描寫像真的親身經歷。有一年到了災區,那日車外下著綿綿細雨,耳邊倖存者志工用不緩不急的腔調述說地震經過,聽起來仍然是別人的故事,不過面對面好像多了一絲牽帶紐結 —— 這次去薩拉熱窩的感受亦是如此。
波斯尼亞這裡滿滿是戰爭的痕跡。南斯拉夫的瓦解只是二十年前的事,在四年圍城中南存活下來的人,很多還住在城裡。在街上和你擦肩而過的人,說不定就是其中一個在二十年前被死死地圍困在城裡的人呢。而Walking tour 是在最後一日參加的,聽著走著,面前浮現前幾天一張張在城裡遇到的面孔—— 天阿,這群人到底是如何熬過圍城的日子。
在薩拉熱窩遇見的都是些很好的人,勤勤懇懇地工作,寬厚老實的臉容上永遠有一抹微笑(經歷過這些事也真的不能要求要開懷大笑的), 樂意去幫助別人,即使不懂英語的老人,也很熱切地去引路 —— 我相信這樣就是最最單純原本的波斯尼亞之根。
越這樣想便越發心酸,他們值得受到這樣的對待嗎。住的hostel旁邊就是墓地,每天經過白森森的墓碑,密集得不能裝作沒有見到。藍天之下,安睡著波斯尼亞的人民,願好日子快點降臨,而這又是怎樣的奢侈。
請聽一小段Albinoni的 ,這是在薩拉熱窩圍城戰中,大提琴家斯梅洛維奇在廢墟中為死難者演奏的一闕哀歌: